歡迎光臨《詩中天》Blog

  這原是《詩中天》的分站,主要用來發表詩詞方面的文章,包括兩年前的舊作《詞學怪談》。早前又貼了一些歌詞及簡評,文章標記為各詞己見各詞己見(佳)各詞己見(劣)

  其後主站所在網站關閉,於此提供《詩中天》程序及書籍下載鏈接:

   《詩中天》繁體版:DropboxGoogle Drive
  《诗中天》简体化版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唐詩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宋詞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元曲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《聲韻集萃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《七言絕句五百首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彩繪集》:DropboxGoogle Drive

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

《詞學怪談》第廿二章 是哪個先生教底?

第廿二章 是哪個先生教底?
詩之景闊,詞之情長
元巳清明假未開,小園幽徑獨徘徊。
春寒不定斑斑雨,宿醉難禁灩灩杯。
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
游梁賦客多風味,莫惜青錢萬選才。   ──晏殊【示張寺丞王校勘】
  任中敏《詞曲通義》稱詞「僅宜抒情寫景,而不宜記事……議論亦不多能發」,又稱詞宜悲不宜喜,可雅不可俗,宜莊不宜諧,雖然過於拘泥,但是其強調詞和其他文體的不同卻是有道理的。晏殊以【浣溪沙】「無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識燕歸來。小園芳徑獨徘徊。」而聞名,但將之寫入七律,張宗橚卻認為「若作七律,未免軟弱。」秦觀詩中有句「有情芍藥含春淚,無力薔薇臥晚枝。」,被元好問譏為「女郎詩」,陳師道說其「詩如詞」,王直方更言其詩可「入小石調」(小石旖旎嫵媚),由此可知詩詞各有不同。王國維稱詞「能言詩之不能言,而不能盡詩之所能言。詩之境闊,詞之言長」是很簡煉的概括,試舉數例:
細雨夢回雞塞遠,小樓吹徹玉笙寒。   ──李璟【浣溪沙】
長於春夢幾多時,散似秋雲無覓處。   ──晏殊【木蘭花】
自在飛花輕似夢,無邊絲雨細如愁。   ──秦觀【浣溪沙】
落絮無聲春墮淚,行雲有影月含羞。   ──吳文英【浣溪沙】
梨花院落溶溶月,柳絮池塘淡淡風。   ──晏殊【寓意】
 
晚泊孤舟古祠下,滿川風雨看潮生。   ──蘇舜欽【淮中晚泊犢頭】
落木千山天遠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。   ──黃庭堅【登快閣】
夕陽牛背無人臥,帶得寒鴉兩兩歸。   ──張舜民【村居】
樓船夜雪瓜州渡,鐵馬西風大散關。   ──陸遊【書憤】
四面邊聲連角起,千嶂裡,長煙落日孤城閉。──范仲淹【漁家傲】
是哪個先生教底?
說盟說誓,說情說意,動便春情滿紙。
多應念得「脫空經」,是哪個先生教底? ──蜀妓【鵲橋仙】
  詞的特點,宋人王炎認為應「曲盡人情,惟婉轉嫵媚為善」,用來看《花間》、五代、北宋詞人,的確如是。後人填詞論詞,雖有重格律者(周邦彥、李清照等)、有重雕琢者(吳文英、史達祖等)、有重道德教化者(清人如張惠言等)、有重意境者(王國維),但總的而言都認同詞應是「婉而細、幽而深」,蘇辛一派以詩文入詞者,「雖極天下之工,要非本色」。但是,詞的情感和音樂息息相關,【蝶戀花】、【更漏子】雖然以婉約為佳,音樂中亦有雄壯如【念奴嬌】、淒烈如【滿江紅】者,若以女兒聲填便顯得不倫不類,故「婉轉嫵媚」只是詞中一類,而非詞的全部。從另一方面看,人的情感絕非單一,詞若只作一聲,難表真情,也沒法「詩亡詞乃盛,比興此焉託」
  「情所最先,莫如男女」,詞長於言情,自然多男女之聲,但是即使詞言的只限於兒女之情,談情說愛可以是婉轉嫵媚的女兒嬌聲,也可以是奔放的男兒高歌,哪麼為宋代甚麼沒有這樣的詞:
我的熱情,好像一盆火,燃燒了著整個沙漠。
太陽見了我,也會躲著我,它也會怕我這把愛情的火。  ──【熱情的沙漠】
  看著千篇一律的嬌聲婉語,有時難免想問:「說盟說誓,說情說意,動便春情滿紙。」,令詞最終成為「艷科」,甚至被稱為「妓女文學」,到底「是哪個先生教底?」
  國內論詞家好講意識形態(例如胡雲翼認為詞風的婉約是因為文人逃避現實,閑散享樂,風格上的柔軟無力反映的是士人和市民的精神面貌),有意沒意的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因素:詞的歌唱性。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,說蘇軾曾問善歌者其詞較之柳詞如何,該人答曰:「柳郎中詞,只好十七八女孩兒,執紅牙拍板唱『楊柳岸、曉風殘月』。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板唱『大江東去』」。這段話被認為最能表現婉約和豪放兩種詞風之不同,但是同樣應該注意的是,這段評論的著眼點是「唱」,詞的風格當然和作者詞風有關,但是同樣重要的是唱歌者是誰,這道理和誰也不會把「我愛你愛到發狂,發晒狂」寫給鄧麗君唱一樣。
  北宋是一個「風流」的朝代,士人都以淺斟低唱,攜紅偎綠為樂。雖然道學漸興,北宋五子紛紛鼓吹,但是在當時並未很受重視。宋代歌舞享樂之盛反映在幾方面:一)朝廷的提倡:宋太祖鼓勵臣民「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,歌兒舞女以終天年」,所以官宦人家「未嘗一日不宴飲」。二)商品經濟的發達:北宋商業繁榮,熙宗以後汴京便無夜禁,夜市通宵達旦,「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,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」。為了增加國庫收入,宋代開始設官賣酒,後來甚至分派妓女於酒肆彈樂,吸引酒民。三)容許歌舞佐酒:官員雖不能讓妓女「私侍枕席」,但是官宴時容許官妓歌舞佐酒。在家中、市集、甚至官場,生活中的每一部分歌舞都是不可缺少的,在這樣的環境中宋詞豈能不盛行?
  經濟的發展為詞提供了發展的可能,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文人對詞的認同。五代人和凝少年時好填詞,但是他入相後立刻請人把流傳的詞全毀掉,由此可知五代文人雖填詞,但是對詞並不看重,對艷詞更是看不起。到了宋代,商業上妓業的興盛和政治上的推波助瀾,詞雖仍難脫艷科之名,但是地位大有提高。歐陽修、晏殊等都樂於「聊陳薄技,以佐清歡」,柳永更是與妓女藝人為群。士人參與填詞的另一個原因是宋人重才學,但是和後世枯燥的文字之才不同,宋人所重的是通才。蘇東坡曾概嘆自己三事不如人:下棋、飲酒、唱曲,三者都是閒事,由此可知宋人所重的不僅僅是大儒,而是無所不精的風流人物,這就難怪宋人不以填詞為鄙了。
  最後,市民的鑒賞力提高,提升了詞文學性的要求,所以歌者不得不以財物求佳詞,為填詞者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環境。最好的例子是柳永,柳永的詞風靡一時,妓女的歌「一經品題,聲價十倍」,所以「妓者多以金物資給之。」,形成了兩蒙其利的商業關係。
  以上種種原因,造成了宋詞的興盛,同時也決定了宋詞的發展方向:詞是為歌者而寫的,因為歌者多為倡女,所以詞中多作女聲,內容多寫「豔情」,風格傾向婉約細膩。宋人未必無男聲歌唱,但是在歌舞歡娛之際,詞便以女聲為本色,所以李廌說:「唱歌須是,玉人檀口,皓齒冰膚。意傳心事,語嬌聲顫,字如貫珠。」,連豪放如劉克莊也認為:「長短句當使雪兒、囀春鶯輩可歌,方是本色。」
近雅而又不遠俗
  除了對雅詞的接納,俚詞的地位也有所提高,例如法秀和尚認為黃庭堅「以筆墨勸淫」,黃庭堅卻認為詞是玩樂之聲,不必承擔「文以載道」的責任。但是這種提高卻是相對的,士大夫對以俚語的看不起仍然存在,例如同樣也填詞的晏殊很鄙視柳永「彩線慵拈伴伊坐」這樣的俚詞。不過無可否認的是,柳永詞能獲得「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」的殊榮,正是因為其俚詞而不是雅詞。
  風花雪月了近百年,北宋末年對詞「雅」的要求漸漸增加,曾慥編《樂府雅飼》時便以「雅」為首要要求,但是這時詞的內容仍以男女之事為主。被後人認為是「雅正清空」之祖的周邦彥也常作艷語,只不作寫得含蓄而不像柳永那麼猥褻直露罷了。
  到了南宋,雖然士大夫仍過著「山外青山樓外樓,西湖歌舞幾時休」的日子,但是文人和俚詞卻完全分開,這主要有兩個原因:一)道學興盛,朱熹提倡「存天理、滅人欲」的思想,二程學說大行;二)詞人以古雅為宗,力避俚俗
  文人詞和俚詞分離的一個直接結果是詞成為文人的文學形式,失去了在民間流傳的能力。張炎曾非常鬱悶的慨嘆其詞不為人所歌,這其實是詞人一味守雅求古的結果。元人陸輔之《詞旨》有一句話很有見地:「夫詞亦難言矣,正取其近雅而又不遠俗。」無論音律怎樣精嚴、用字怎樣典雅、寓意怎樣深遠,因為沒有別人的共鳴,南宋詞只能是小家門戶,沒有了北宋的風采。於是北宋風流,過江乃絕!
新天下耳目
  無論是雅詞還是俚詞,詞人的抒情都是通過女性的角度,即使是寫個人飄泊失意的詞也愛加些情意,例如柳永【八聲甘州】寫「望故鄉渺邈,歸思難收」,最後也回到「想佳人、妝樓顒望,誤幾回、天際識歸舟」。沈義父甚至說:「作詞與詩不同,縱是花卉之類,亦須略用情意,或要入閨房之意」。
  這種寫法的毛病之一是男人對女性的心理難免有所誤解,所寫易失真,例如宋人寫妓女,大都有押玩的意味,而沒法寫出「我是曲江臨池柳,這人折了那人攀。恩愛一時間」這種深層情緒。男兒學雌聲的第二個毛病是沒有自己的真性情,常顯在造作。
  蘇東坡對宋詞的貢獻並不是引入豪放之聲,而是拋開了女兒聲,不從女方的角度,而是用詞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。正因為所書所寫都是自己的心胸,所以才能做到無事不可入詞。王灼稱東坡「指出向上一路,新天下耳目」只看到風格上的變化,比不上元好問所說的「自東坡一出,情性之外,不知有文字,真有『一洗萬古凡馬空』氣象。……以歌詞取稱,吟詠情性、留連光景,清壯頓挫,能起人妙思」,後者能看到東坡詞和前人的真正不同。
  應該注意的一點是,蘇東坡雖然開北宋豪放之風,但是豪放的詞早在唐時便有。敦煌曲子詞中有很大部分語氣豪壯,例如:
敦煌自古出神將,感得諸蕃遙欽仰。效節望龍庭,麟台早有名。
只恨隔蕃部,情懇難申吐,早晚滅狼蕃,一齊拜聖顏。              ──【菩薩蠻】
自從宇宙充戈戟,狼煙處處熏天黑。早晚堅金雞,休磨戰馬蹄。
淼淼三江水,半是儒生淚。老尚逐經才,問龍門何日開。             ──【菩薩蠻】
攻書學劍能幾何?爭如沙場騁僂囉。手持綠沉槍似鐵,明月, 龍泉三尺斬新磨。
堪羨昔時軍為伍,謾誇儒士德能多。四塞忽聞狼煙起,問儒士,誰人敢去定風波?  ──【定風波】
丈夫力气全,一個擬當千。猛气沖心出,視死亦如眠。彎彎不离手,恆日在陣前。
喊聲天地裂,騰踏山岳摧。劍器呈多少,渾脫向前來。              ──【劍器詞】
  「問儒士,誰人敢去定風波」,如此氣概自非《花間》《尊前》所能有。除了豪外詞外,敦煌其他詞的內涵也遠較《花間》詞廣。用胡雲翼《宋詞選》的話來說,《花間集》「千篇一律的寫艷事閒愁, 詞中很難看到時代的影子」。而敦煌詞的生活氣息則濃厚,即使閨怨類的詞也寫得別有生氣。民間詞的天然樸實,到了文人手中便只有艷事閒愁,難道真的是因為文人無行?
岸闊臨江底見沙,東風吹柳向西斜。春光吹綻後園花。鶯啼燕語,繚亂,爭忍不思家。
每恨經年離別苦,等閑拋棄生涯。如今時世已參差。不如歸去,歸去也,沈醉臥煙霞。──【臨江仙】
五兩竿頭風欲平,長風舉棹覺船行。柔櫓不施停卻棹,是船行。
滿眼風波多閃灼,看山恰似走來迎。子細看山山不動,是船行。          ──【攤破浣溪沙】
叵耐靈鵲多謾語,送喜何曾有憑據?幾度飛來活捉取,鎖上金籠休共語。
比擬好心來送喜,誰知鎖我在金籠裏。欲他征夫早歸來,騰身卻放我向青雲裏。   ──【鵲踏枝】
天上月,遙望似一團銀。夜久更闌風漸緊,為奴吹散月邊雲。照見負心人。     ──【望江南】
得擺頭時便擺頭
  隨著視角的不同,宋詞不再拘泥於陰柔一類,用辭不再局限於「輕寒細雨」、「落紅飛絮」、「小庭深院」、「香爐紅燭」,宋詞的疆域自此大張。開始有了「怒髮衝冠」、「誰家煮繭一村香」、「三十三年,今誰存者?算只君與長江。」、「肝膽洞,毛發聳。立談中,生死同,一諾千金重。」等原來不可想像的字句,甚至出現了罵人的詞:
洪邁被拘留,稽首垂哀告彼酋。一日忍饑猶不耐,堪羞!蘇武爭禁十九秋?
厥父既無謀,厥子安能解國憂。萬里歸來誇舌辨,村牛!好擺頭時便擺頭。──紹興太學生【南鄉子】
  洪邁的父親洪皓曾出使金國,其時南宋新敗,但是洪皓頗有氣節、不屈於金,所以被囚禁了十五年,宋高宗稱他「蘇武不能過」,回朝後洪皓還揭穿秦檜失節一事,結果被秦檜逐出朝廷,死於貶途之中,所以宋史稱其「忠節」。宋高宗末年洪邁也出使金國,初時他還有乃父之風,不肯稱以「陪臣禮」、而要求以「敵國禮」面見金帝,爭執一番之後金人將使館封鎖,「自旦至暮,水漿不進」,這樣只過一天洪邁便屈服了,向金帝稽首、跪拜。消息傳到南宋,士林譁然,有太學生寫了這首詞諷刺他。洪邁有「素有風疾,頭常微掉」,「好擺頭時便擺頭」既嘲笑洪邁掉頭的毛病,也諷刺他在敵寇之前不敢擺頭反抗,回國後卻又搖頭擺腦,神氣地自誇能言善辯。「堪羞!蘇武爭禁十九秋?」、「村牛!好擺頭時便擺頭。」兩句可謂罵得尖刻入骨。「厥父既無謀」則是罵洪皓呆在金國十五年卻束手無策,是無謀之輩,罵人罵及父輩,這詞可算罵中傑作。
  同時無名氏還有一首詩:「一日之饑禁不得,蘇武當時十九秋。寄語天朝洪奉使,好掉頭時不掉頭。」,內容大抵相同,只未知是誰抄誰,但是無疑詩遠遠不如詞「到肉」。所以說如果寫得好,詞不僅能發議,而且效果絕不比詩差。
  文體興亡的過程往往象漏斗,剛開始時源於民間,作者層面最大,聽者讀者最多,內容最廣;然後集中在文人之中,作者少了,讀者少了,內容精化但不單一;最後內容也單一化,讀者群只有作者群本身,文體遂亡。文學之道,局限即是衰亡,風格上如是,題材上亦如是。後人填詞,應該多擺擺頭擴闊視角,而不該只學一體,只寫一題。
題外話:洪邁和郝經
  看了【南鄉子】之後,大家難免會看不起洪邁這個人,不過是否有人覺得這名字有點熟?事實上,這已是《詞學怪談》中第二次提及洪邁,上一次是在第十八篇中引用了他一句話「語少意足,有無窮之味。」,出自其著作《容齋隨筆》。《容齋隨筆》是一本筆記體小說,乃是洪邁四十年「意之所之,隨即記錄」的成果,書中內容廣泛,天文地理、醫卜星相、文章佚事、帝王國政、民風史事無所不包,是對正史很好的補充,四庫全書稱之為南宋筆記之冠,更有人稱其為南宋「百科全書」。夜來偶讀數則,益處不少,樂趣也不少。
  除了《容齋隨筆》之外,洪邁還曾經收集唐人絕句五千多首上呈孝宗披覽,雖然重量不重質的缺點很明顯,畢竟也是有功於世。孝宗則庸俗得很,認為五千之數仍然不足,下令洪邁收集至萬首,後來編成了《唐人萬首絕句》。清時王士禎嫌其水平雜亂,從中選出八百多首編成《唐人萬首絕句選》。不過憑心說句,王士禎選詩的水平實在令人不敢恭維:孟浩然的【春曉】、【宿建德江】,賀知章【回鄉偶書】都被排除於外,而羅隱幾近無聊的【比紅兒詩】竟然選了十二首(參見附錄一:詩病之千篇一律),難怪後人對王士禎頗多刻薄的嘲諷。
  拘禁使者並不是金人專利,宋國也做過同樣的事,其中一個被拘禁的人是郝經。郝經是元初比較重要的文學家和思想家,他本身是漢族人,但出生時北方已是金國土地,金亡後因家鄉百姓被蒙古官僚壓逼,郝經憤然上書,不想反而得到忽必烈的賞識,成為他的幕僚,對當時元制度的漢化功勞很大。郝經後來被派往南宋談判,入宋後便被賈似道關了十六年,始終不肯屈身辱命,直到宋朝將亡才得以歸元。雖然民族關係複雜,郝經無疑也是忠節之人。
初稿:2005年5月18日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