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光臨《詩中天》Blog

  這原是《詩中天》的分站,主要用來發表詩詞方面的文章,包括兩年前的舊作《詞學怪談》。早前又貼了一些歌詞及簡評,文章標記為各詞己見各詞己見(佳)各詞己見(劣)

  其後主站所在網站關閉,於此提供《詩中天》程序及書籍下載鏈接:

   《詩中天》繁體版:DropboxGoogle Drive
  《诗中天》简体化版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唐詩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宋詞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全元曲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《聲韻集萃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《七言絕句五百首》:DropboxGoogle Drive
      《彩繪集》:DropboxGoogle Drive

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

《詞學怪談》第十三章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......

第十三章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......
  掌握了平仄押韻之後,我們已經能夠對著大多數詞譜倚聲而填,【白香詞譜】所包含的其實也就是這些東西。但是如果我們想正確地去填詞,還要注意多一點點──真的只有一點點──我們至少還應該知道兩個常見的詞:領格字和襯字。此外我們還會講一些常見的詞學名詞。
一)領格字,即領字:一如其名。領格字的作用是引領下文,它常常是沒有實在意義的虛字,多為去聲,例如:「漸」、「正」。領格字只見於慢曲,多用在詞意轉折的地方。以柳詞【八聲甘州】為例:
瀟瀟、暮雨灑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霜風淒緊,關河冷落,殘照當樓。
是處紅衰翠減,苒苒物華休。惟有長江水,無語東流。
不忍登高臨遠,故鄉渺邈,歸思難收。年來蹤跡,何事苦淹流?
佳人、妝樓顒望,幾回、天際識歸舟?爭知我、倚欄杆處,正恁凝愁。
  領格字以單字為多見,故又稱為一字逗,可以一字引一句(佳人、妝樓顒望。)、兩句(故鄉渺邈,歸思難收。)、三句(霜風淒緊,關河冷落,殘照當樓。)、甚至四句(辛棄疾【沁園春】:驚湍直下,跳珠倒濺;小橋橫截,新月初籠。)。當所引句子多於一句且字數相同時,多用對句。
  雖然以一字逗為常見,但是也有兩字或三字的領格字,例如「漫道」、「卻道」、「試問」、「怎禁」、「更那堪」、「更能消」、「便縱有」……試舉數例:
試問卷簾人,卻道海棠依舊。               ──李清照【如夢令】
但求你未淡忘往日舊情,我願默然帶著淚流,很想一生跟你走。──劉卓輝【只想一生跟你走】
一飯尚銘恩,況曾保抱提攜,只少懷胎十月;
千金難報德,即論人情物理,也當泣血三年。        ──曾國藩【挽乳母聯】
便縱有、千種風情,更與何人說?             ──柳永【雨霖鈴】
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,奔流到海不復回。         ──李白【將進酒】
二)襯字:所謂襯字,指的是詞譜規定的字之外另外加入的字,這種字在歌唱時輕輕帶過,不能占重要拍子,所以襯字只能出現在句子中間或句首,而絕不能出現在句末。以敦煌曲子詞【菩薩蠻】為例,它比標準的七七,五五;五五,五五句式多了五個襯字:
枕前發盡千般願,要休且待青山爛。水面秤墣浮,直待黃河徹底枯。
白日參辰現,北斗回南面,休即未能休,且待三更見日頭。
  襯字的字數並無限制,但是詞中出現得很少,尤其是北宋以後各詞牌形式固定後,便再沒有大量使用襯字的例子。與之相比,曲對襯字的使用可以稱得上 「肆無忌憚」。
  說起襯字,首先令我想起的是Hotel California的一段:
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; please bring me my wine
He said, We haven't had that spirit here, since nineteen sixty-nine
And still those voices are calling from far away
Wake you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, just to hear them say.......
  在歌曲中「He said」和「since」都是在音樂停頓時「讀」出來的,和樂句完全沒有關係。像元曲或【菩薩蠻】那樣,在句首襯加入數個字,應該和這差不多。但是,襯字並不一定加在休止符處,有的歌詞本身便是一個字占了多個音符,可以分出其中的一個給加入的字,例如【紅河谷】中的「我願永遠跟在你身旁」的「身」字;即使是歌詞本身只占一個音符,也可加入襯字,如【紅河谷】中「親愛的人我曾經答應你」的「的」,兩宋詞中的襯字多為此兩種。
  要注意的一點是加襯字不同添字,添字又稱攤破,它是通過對原曲的音律增改而來,是新的腔調,相反襯字對音樂並無影響。
三):片()即是詞中的段,如果一首詞分兩段,便稱為兩片(如【菩薩蠻】),分三段便是三片(如【蘭陵王】)。一首詞如有兩段,可分別稱為上片下片,也可以稱為上闋下闋(或者前疊後疊前遍後遍)。要注意的一點是上闋、下闋的正確意思是上半闋和下半闋,「闋」不等於「片」,一闋詞是指一首詞,往往是兩片。
四)過片換頭疊頭:現在流行曲常常為一段音樂填兩遍詞(如【紅河谷】,四片),每一遍相當於一片。由上片進入下片時(過片),為了避免重複,下片的第一句和上片常略有不同,稱為換頭。過片、換頭,還有疊頭,都可以用來專指下片的第一句,是一首詞承上接下的關鍵,向來為詞家看重。
五)結拍結句:樂曲的一拍相當於詞的一句,所以「拍」一般可作「句」字用,不過亦有例外:詞的結尾數句,稱為結拍;而結句則指最後一句。
六)減字偷聲添字攤破:每一詞牌都對應固定的樂曲,但是音樂並不是固定不變的,在演出的時候,演出者可以對音樂略加增減,這種修改被固定下來便形成新的曲調。對原調增加樂音,是為添字,添字時常使原來的樂句一分為二,所以又稱為攤破。相反,減省原曲而成,便是減字,減字又稱偷聲。
+|+--||,+-+||-○。   +-+| |-○。【浣溪沙】
+|+--||,+--||-○。-||--||,|-○。【攤破浣溪沙】
+-+|--●。+|+--|●。+-+||--,+|+--|●。【木蘭花】
+-+|--●。+|+--|●。   +|-○。+|--+|○。【偷聲木蘭花】
+-+●。   +|+--|●。   +|-○。+|--+|○。【減字木蘭花】
七)雙調:如果一首詞的上下片完全相同,稱為雙調。雙調並不是一個恰當的詞,因為它既和宮調中的「雙調」混亂,亦令人誤以為上下片用了不同的調。不過自元明以來便這樣叫,太計較也沒有意義,在宋時這稱為重頭。雙調的定義後來被擴大,所有有兩片的詞都可以稱為雙調。
題外話:曲
襯字:曲中襯字極多,除了單字襯,還有多字襯字。比如關漢卿【一枝花】的「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錘不扁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,恁子弟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。」原譜每句只有七字,其餘的都是襯字!
襯句:或稱增句,往曲中加入一整個樂句。
曲中襯字襯句盛行,固然可能是因為曲家好耍花腔,而戲曲在各地戲班中也有一定的異差,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曲的靈活本色。戲曲中唱白相雜,樂曲的起止暫停、樂句的重複轉折都很自由,使得曲家能夠有足夠的創作空間去改變句子結構。
小令:曲可以分為上戲台演出的劇曲,和清唱的散曲。散曲又可分為小令和散套,其中小令又稱葉兒,往往是一首獨立的曲子,不過如果一曲既了,作者猶有餘意,亦可使用同宮調的曲子接下去唱,這種由不多於三首曲子相接成的散曲一般亦算是小令,如果用相同的曲子重複而成,稱為重頭小令;由不同的曲子組成,則稱為帶過曲,例如【十二月過堯民歌】,便是由【十二月】加上【堯民歌】而成。要注意的是,帶過曲的配搭、次序常是固定的,畢竟不是任意的兩首歌都可以隨便Remix在一起。
散套:由多於三首曲子相接而成的散曲叫作散套。散套和小令一樣,必須一韻到底。套是曲的組織單位,有不少相關的術語,在此不囉嗦了。
:無論是散套還是小令,在曲中必須注明所用的曲牌,例如睢景臣【般涉調‧哨遍‧高祖還鄉】,便注明由【哨遍】、【耍孩兒】、【五煞】、【四煞】、【三煞】、【二煞】、【一煞】和【尾聲】組成,每一宮調都有自己的【煞】和【尾】曲,常用於一套完結處。煞曲常可重複,分別稱為【一煞】、【二煞】……。除了【煞】之外,如果相同的曲子被重複相同,稱為(為了兼容性和輸入的方便,在電腦文檔裡「ㄠ」一般寫為「么」。),如《長生殿》中有……【脫布衫】、【小梁州】、【ㄠ篇】、【上小樓】、【ㄠ篇】、【滿庭芳】……,這裡第一個【ㄠ篇】即是【小梁州】,第二個即是【上小樓】。
初稿:2004年10月18日

沒有留言: